水浒传同样是在朝廷混过的人没什么武松和宋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4日 点击:[20]人次
《水浒传》同样是在朝廷混过的人没什么武松和宋江对招安的看法完全不用?
《水浒》是部妙书!刀光剑影下,写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武松和宋江起初情同手足,后来“招安”成为是二人思想的分歧所在,让昔日好兄弟渐行渐远,最终分道扬镳。那么,为什么二人对招安的态度会如此不同?
对体制内的留恋程度不同是分歧的关键点
武松当过都头,宋江当县太爷文书(押司),都是曾在体制内混过的,却对“招安”这条重回体制的途径在态度上竟然大相径庭。虽说人各有志,但是造成二人迥异态度的原因很值得研究。
二人在体制内待的时间长短不同。武松当都头时间很短,只是数月;而宋江已在体制内浸润多年,环境熏陶影响思想意识,所以对体制内留恋程度很深。
如果只是因为那桩刑事命案,宋江完全可以先避风头,再用银两打通关系,过些时日重归做个“好人”(朱仝也打过这样的算盘);或者遇到朝廷大赦(李逵就是如此幸运),自然洗白。可是,一旦戴上“谋逆”的帽子,就把他彻底压到了五行山下。所以宋江不是恨朝廷,只是恨陷害自己的奸佞。
武松常年处于社会底层,被人瞧不起。来柴进庄上蹭吃蹭喝,还被庄客们嫌弃。景阳冈打虎是他生命中的亮色,让他得到了进入政府工作的机会。
但是当他唯一的亲人惨遭杀手后,他知道自己在强大的国家司法制度面前不过是个弱势群体,想寻求自己想要的“公平”是不可能的。西门庆有钱有势,肯定告不倒。那么只有手刃元凶来为兄报仇。幸好县官、府尹都念他是个“义气烈汉”,从轻发落。但是对于武松来说,他除了身强体健武艺高做强人的资本外,再无其它。
武松在孟州的经历又是一波三折,他也曾窥见希望的曙光,但最终还是被推入人生的低谷。以前的经历告诉他只有靠自己才能报仇,何况这次他面对的是比西门庆更强大的张都监,于是他一路杀杀杀,大仇虽报,但自己也从一个血性汉子蜕变成了杀人狂魔。落草是他的归宿。这一去,他再也不愿回头。所以他不吃“招安”的回头草。
在“招安”问题上,宋江和武松的分歧是深层次的,不是靠“兄弟情深”就可以调和的矛盾。二人不会妥协,也无法妥协,结局只能分道扬镳。
选择意味着承担,二人不同的选择就有不同的人生之解。武松看破红尘,随鲁智深出家,活到八十岁而终。宋江依附朝廷,最终沦为工具棋子,被奸佞要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