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冬病夏治应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5日 点击:[9]人次
宝宝冬病夏治应注意哪些问题?
伏天幼儿“冬病夏治”
三伏来临,“酷暑”已至,一年一度的三伏灸即将开始,正是小儿进行冬病夏治的良机。很多家长除了忙于帮小家伙对付酷暑,还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未雨绸缪,提前为他能过好冬季作些准备。那么,宝宝能不能冬病夏治?宝宝冬病夏治究竟应注意哪些事项?对此,我们专访了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陈秀华教授。
什么是冬病夏治?
什么是透皮给药不伤身的天灸疗法?
三伏天的天灸疗法,是选择在三伏天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方法是把辛温走窜的药物磨粉混合,如:白芥子、附子、斑蝥、麝香等药物,然后贴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约30分钟至一小时左右、病人觉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时即应取下,有时皮肤上可产生大的深黄色水泡,这是药物刺激过头,伤到皮肤了,一般按烫伤处理,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
天突、定喘等穴位降气化痰、清肺定喘等功效可通过穴位贴敷刺激而起作用;而选择三伏天刺激穴位更易激发经气,故伏天穴位贴敷可增强细胞免疫能力,调整人体T细胞亚群,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过敏反应,达到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而防止咳喘发作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贴敷药物透过皮肤由血管、淋巴管吸收后,可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某些特异性抗体和启动肺表面活性物质而发挥治病防病功效,这一点可通过用药后测定血清中IgA、IgG、 IgM升高,IgE均减少得到证明。
冬病夏治可以治疗宝宝哪些疾病?
陈教授表示,三伏天的贴敷疗法可以说是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可起到益肺理气、健脾益肾的作用,主要适应症就是“冬病”,也就是那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反复发作、加重的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小儿哮喘、小儿肺炎、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小儿百日咳、顽固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在缓解期,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能达到预防疾病复发或减轻症状的目的。临床上常常听到有些家长叙述自己的孩子总爱反复感冒、咳嗽,或者遇冷打喷嚏、流涕、咳喘,上述这些症状主要是呼吸道疾病,往往在寒冷冬天或气温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发作,这些孩子一般都有“阳虚”的体质,也就是阳气不足,表现在外的是“寒证”、“虚证”,如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症状。
在三伏天全年最热的时节,人体处于阳气最为旺盛、气血流通之时,将辛温发散的药物贴敷于穴位,可起到温阳益气、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对“冬病”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宝宝冬病夏治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2岁以下幼儿不宜做贴敷,一来他们的皮肤过于娇嫩,可能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
第二,孩子太小,不懂得如何表述自己的不舒服,这也会影响到治疗的安全性。
第三,是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贴敷在半小时以上才能起效,建议以2小时为上限。如果孩子皮肤特别敏感,很快就有不适感,如烧灼感、疼痛则须提前取下。贴敷的最佳时间是午时(上午11点~下午1点),此时阳气最旺盛,贴药后局部皮肤潮红,有热痛感,这样达到治疗的目的。
第四,皮肤高敏的孩子要严密观察,谨防药物过敏。
受访专家/陈秀华(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教授)
本♂文来①源,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