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优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官方新闻

起名字杨研家长提议建立专门的职校实习基地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近日,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是全民讨论的热点。

职教法二十多年一修,这次明确告诉我们几个细节:中考分流不变,强化职教质量是以后工作的重点,打开学历通道让努力的孩子有更多逆袭的机会。

当代家长心知肚明,怎么可能每个人都去坐办公室,那些所谓的“活”谁来干?

因地制宜,随遇而安,是中国家长的特色。他们可以为孩子能考上高中倾其所有,孩子一旦进入职高,他们又可以连轴工作为孩子存下经济保障。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几斤,普高都没考上,职高还要抽一半时间去实习,能在职高考本科?大多数家长已经没有这个奢望。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家长。

教育界也在讨论职教法,冯曾俊说,产教融合有难度,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因为企业无法获取高回报。

这就是职高生活的一个内容,实习。

家长对这个说法第一反应就是满脑门黑线,为什么第一考虑的是企业利益,而不是教育为本。

职业教育必须产教融合,否则学不到真正的技术,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而这条路却有风险与变数。

2022年2月11号,17岁的杨研在实习工厂离世。

杨研学的是五年制护理专业,他和其他约100名学生由云南某职业学校被送到江西龙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

杨研每天工作12小时,2月7号出现发烧现象,连续三天请假未获批准 ,带病工作至10号出现咳血情况,厂管慌忙送进医院,然而回天乏力,学生杨研,魂归异乡。

2021年6月 ,17岁的余俊在深圳坠楼。

余俊是湖北十堰某技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与70名同学被安排到深圳某科技公司实习 。

孩子们同样超时加班,干的是纯体力活。

6月23号,余俊感觉胃部不适,向主管请假得不到批准,遂自行休班,第二天又得到一个旷工处罚,这已经是第四个旷工处理。

班主任给他打电话,连续五个旷工开除学籍。父亲告诉他,拿不到毕业证无法报名参军。

没有人用心地询问余俊,你的胃怎么了!

疼痛与无助让孩子崩溃,六楼的宿舍阳台成了他人生最后的驻足点。

十六岁初中毕业,他做不了完全的劳动就业者,在家长眼里更是一个孩子,职业学校应该是普高落选学生的最佳去处。

如何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且学有所成,家长需要看到明确的态度与有效的措施。

个人有一些想法

1 先为即将打开的专升本及考研通道点个赞。

作为职高,想要考本科文化科目自然不可以放下,但是一个“职”字就决定了他的主科地位,要想两者兼顾压力可想而知。此时,学校的师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有人说得非常刻薄,职校技校就是差生的集中营,不好听,学生却没有反驳的底气。

我们只有强化职业学校的师资配备,注重师德校风的培养。让职校有底气说,我们是差生的改造所。

2 考本考研这是后话,首先我们得让孩子开心健康地活着。

16岁的学生心智并不成熟,把他们当壮丁使用就是一种虐待。我学护理的你让我去拧螺丝,我学电脑的你让我去搬箱子,这些都是触发叛逆心理的因素。

说实话,真正进了技校的家庭并没有几个家长还抱着985的幻想,但要求老老实实学好技术不过分吧。

实习内容与学习专业一致,工作强度与少年体质平衡,这是一个学校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3 实习与利益必须脱钩。企业与学校都想收益,被挤压的只有学生。想想,那可是一个只有16岁的骨架。

想起了军训,k12的军训都是在基地完成的。

职校实习可不可以物色带公益性的企业,或者是建设专门的实习基地按需调配,何必让孩子千里奔赴呢?

个人浅见,抛砖引玉,如何完善职业教育 欢迎您留下宝贵意见。

现代班组杂志

内燃机与配件杂志

赢未来

教育信息化论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