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优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超微粉碎机

起名修面旧时理发店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旧时理发店

文/孙国辉

虽是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一一理发馆楹联

旧时的理发店被人们惯称为剃头棚,远不如今天的美发店丶发廊丶造型店。不过是从露天的剃头棚进了屋。理发业信奉道家罗祖。

清朝是剃头留辫,辛亥革命后废除长辫,用了新剃头推子,一度把剃头叫推头。

清灭后欧风东渐,店里引进了可以升降丶放倒靠背丶旋转的扶手椅,便于刮脸丶明眼(拨去眼皮下斑痘)丶采耳(掏耳朵)……

先还用老式剃刀,后来也用了舶来的灵活好用的剃刀。

早先女人不理发丶美发,都是男人去剃光头,沿袭清朝的习惯。而且都用剃刀刮光头,后来才用手推子理各种发型。

剃头师傅颇有些本事,不可小觑。除了理发丶刮臉(连鼻孔里丶耳朵眼儿里的纤毛都会剃去)丶采耳丶捶背丶肩颈部按擵……让人舒适丶怡然丶容光焕发之外,最让人佩服的,是有人胳膊肘或肩胛骨等处错环(脱臼)以后,忍巨痛到理发馆,老剃头匠当即过来,攥住你手腕,和蔼可亲的嘱你放松,并故意和旁人说话,趁你不备猛然发力一拉一拽,还没等你明白过来,骨胳已复位,痛苦顿消。

母亲40多岁时,本是骑坤車上下班的。单位一位伯伯新买了辆“钻石”男单車,十分漂亮。大家都围着看并试骑,也撺掇母亲试试,几次推脱说除了坤车不能骑,但经不住大家怂恿,便试骑一下,不想还没坐上座儿就连人带车摔倒。右胳膊弯错环了,豆粒大的汗珠从妈妈额头滾落,好不疼煞人也,我也不由啜泣起来。好在离理发馆不远,齐大乎的去了好几个人。

正在理发的老师傅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怎么回事。撂下手里的活儿就迎了过来,“错环儿了吧?没事没事,忍着点,马上就好…马上就好了…我看看你手……哎哟!门外撞車了!”

就趁大家(包括妈妈)扭头看向门外时,妈妈“哎呀”一声,脱臼处复位了,疼痛当即消失,就象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门外也没闯車。

这才知道老师傅谎称撞车是转移妈妈的注意力,趁机骤然推送关节,瞬间医好了病痛。

妈妈活动几下手臂,确认完全好了。高兴的掏出钱来酬谢老师傅。又去为顾客刮脸的老师傅連头都不回:

“小事小事,不收费不收费,免了免了,您回见吧……”

我才知道,剃头老师傅手上是有功夫的。

赤峰的剃头师傅是有传承的,听说最早多来自河北玉田丶三河诸县。学徒时经过严格而近乎残酷的培训和苦练方得真传,身手了得。

社会在进步,理发业也由旧社会的下九流擢升为与其它职业平等的行业。囊括了理丶洗丶烫丶剪丶焗丶修面丶理容丶造形等业务。一进店清爽华丽,器具先进,香味扑鼻,摇滚乐阵阵飘过……

只是那刮脸丶清目丶治疗脱臼等绝活儿不见了踪影。

万壑松风——本名孙国辉 退休前曾供职市政协文史资料部门,热心学习赤峰近现代史料和摄影,曾出版《赤峰摄影史》及举办肖像摄影艺术个展,文学作品曾被国家及外省报刋选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官网

信息记录材料编辑部

美与时代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