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装修新房好吗青岛加强新房装修管理的背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点击:[1]人次
维权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关于维权这件事儿,我其实很少去聊。一直以来,我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秉承着实用、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态度,去输出分享一些房产内容。购房者更需要的不是维权成功的方法,因为无论如何,都是心力交瘁的过程。如果能够有“避雷针”,那就再好不过了。
青岛某项目维权现场
我相信,大家在各种各样的平台都有人分享:避免烂尾,选择大开发商的项目。但是最近频频暴雷的却恰恰是大开发商:新城青岛项目接二连三出问题,碧桂园与业主引发骂战。具体事件不予评价,希望每位购房者都能获得自己理想的处理结果。
由于最近维权的情况实在是太过频繁,所以在今天,青岛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商品住宅全装修建设管理的通知》,并明确指出了几点要求:
1.全装修交付的新建商品住宅项目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所售住宅中使用的重要建筑材料(包含装饰装修材料)的品牌、型号、产品标准、生产厂家等信息。
2.如发生变更,不能低于原约定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并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指定的媒体或网站对变更情况进行公告。
3.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交付标准在实体房源或销售区域设置实体交付样板房。交付样板房要真实反映户型、结构、交付标准和施工质量,与实际交付保持一致。
4.交付样板房须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前建造完毕,保留时间自全部交付之日起不少于6个月,或采取公证的方式将样板房的详细情况予以保留。
5.预售的全装修商品住宅项目可以引入准业主观摩机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工地开放日等形式,邀请购房者现场观摩。
这些规定大多通俗易懂,我们就不再展开讨论,今天我们主要来聊聊,到底为什么有个别大品牌开发商的建筑质量,也会频频出现问题,甚至更加严重?
现金流的重要性房地产行业是很吃现金流的,现金流决定了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碧桂园“456”模式
以碧桂园为例,从土拍到回笼资金,遵循的是“456”模式:土拍缴纳保证金,拿地后4个月拿到预售证启动销售,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资金就能再周转。继续在不同项目不同城市,开展“456”模式。
我们能看到这种周转模式速度是非常快的,资金的周转需要抢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拍更多的地,扩大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制造品牌影响力,进而可以增加品牌溢价,更有利于融资和扩大规模。
专业术语叫做:高周转。即在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高周转模式,可以缩短获取利润的周期,进而增加利润。
国内做高周转模式的房企,万科是比较早的,那时候用的是“5986”模式:拿地缴纳保证金,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80%,60%必须是住宅(因为一般住宅用地都会搭配商业用地出售)。是不是感觉比碧桂园的“456”模式已经慢了一大截?
但是,万科早就已经放弃“5986”模式了,更快的碧桂园,却把高周转发挥到了极致。
高周转下的建筑建筑也有它的生长周期。水泥、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一般来说是8~10个小时,但为了缩短工期,及早回笼资金,如果仅凝固4小时,建筑质量会不会出问题呢?
盲目的猜测不足以为信,可看见事实的时候又让人震惊。
青岛新城某项目验收实拍
当青岛的新城业主验收这种的房子的时候,谁又能体会这种心情呢?“我验收的时候,都能看到墙体开裂,谁又能告诉我,在这裂缝背后的墙体里,还有没有、有多少问题呢?”
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存在于青岛,也并不只存在于新城,全国各地的购房者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枣庄碧桂园实拍
当枣庄碧桂园的业主走进小区,看到大面积的外立面脱落,他们知道该怎么办吗?“我曾经充满信心的交了钱,我充满憧憬的走进小区,然后充满震惊的拍下这个照片。”
当期房已经占据了市场,购房者还怎么信任开发商的建筑呢?让人揪心的,不是在面上看得到的这些可以修补的问题,而是在这些背后,在墙的里面,在钢筋、水泥、混凝土,在藏起来的水、电、地暖、线,在那些藏得更深的深处,是对生活体验感影响最重的部分。
《问政青岛》播放以来,部分开发商被约谈,针对可能出现的验收问题,也做出了意见征询,明确了先验房后交费再收房的商品房交房顺序,还明确了购房人有权暂缓或拒收房屋,并可选择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场景。
“我无非想要一个家,退钱给我又有什么用呢?”更多购房者是这样跟我倾诉。
在整个购房交易过程中,购房者都毫无选择的站在了弱势角度上,应该怎么选,才能躲避可能存在的建筑质量问题呢?
徘徊与抉择避免遭遇质量问题,首先要尽量避免高周转房企。
全国周转率最高的前50排名。或许,这能够成为帮助购房者选择品牌房企时,一张品质参考单。
最初,当大家提出选择品牌房企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到了是否存在烂尾的问题。但同样的,品牌房企也因品牌影响力有不同程度的溢价。面对高价却并不一定高质量的风险,现在你是否也在犹豫徘徊?
毕竟可能买房是许多人一生只有一次的大型支出。所以,在选择品牌房企之前,我给大家两个建议。
第一,不要忽略本地的实力房企。他们的溢价更低,深究下去说不定还能找出点亲戚关系。倒不是说实力方面多么卓越,主要是城市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买卖,他们没有胡闹的底气。
第二,不要忽略本地国企或央企。虽然同是国企或央企,但深耕本地少了扩张的野心,做好这一亩三分地的踏实反而更加难得,再加上国企或央企的背书,反而比大型国企央企要靠谱的多,性价比也会更高一些。
说在最后,写这篇文章并不想让我们购房者与开发商站在对立面,反而我更希望开发商能够与购房者达成共赢。各取所需是最好的状态,但当我们独自面对庞大房企时那种无力感,让我们不得不防患于未然。
希望,也祝愿每个购房者都能选到足够真实且性价比高的房子。